基隆長庚醫院江坤俊醫師曾分享到,『你永遠看不到父親的眼淚,因為只有你看不見的時候,他才會獨自流淚』(註一)。一位中年男子到江醫師門診檢查後發現自己罹患了肝癌,突然的打擊讓他一時無法承受,但這位爸爸選擇放在心裡。但江醫師卻意外發現這位爸爸聽完自己罹癌的消息後,站在外頭的窗邊默默的流淚…希望我們永遠都不要獨自一人面對癌症這樣的病魔,生病的時候,人都會變得脆弱,但只要有家人一起,在困難的事情都能在裂縫中找到陽光看見希望。
而這樣的故事每天發生在台灣大大小小的地方,我們的生活條件、醫療環境持續進步,但癌症卻持續蟬聯台灣致死率最高的疾病。在台灣,已經到達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!當聽到罹患癌症,不管是誰,情緒勢必受到相當的衝擊,打擊了自己的鬥志、慌亂了腳步,把自己封閉,腦子想著工作、家人、兒女該如何安置。其實,癌症並不可怕只要掌握黃金三部奏,癌症就不是絕症!

步驟一: 積極接受治療
其實,癌症並不可怕! 衛福部積極宣導,癌症早期發現的時候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,所以罹癌不可怕,延誤治療才是真正的殺手。在現代的醫療環境下,對於癌症有相當精準的治療手法,在第一時間接受常規的醫療幫助包括手術、化療、電療、標靶藥物等都能夠非常有效的縮小及壓制腫瘤生長的速度。舉例來說,台灣大腸癌機率為全球第一,許多患者深怕傳統手術會需要切除患部,裝置人工肛門而反抗治療,造成病情惡化延誤治療。江醫師也說到,配合正確的治療與標靶藥物,都能成功摘除腫瘤且不用拿掉肛門。因此,當得到癌症的時候,應該鼓起勇氣,尋求醫生正規的治療,早期治療是有很高的治癒率!

步驟二: 癌症飲食要多吃並適當的補充營養輔助食品
坊間流傳著,罹患癌症後應該斷食或減少食物攝取進而「餓死」癌細胞。2016年一位年輕女演員,罹癌後採用斷食的養身療法,在重病期間長期斷食,只喝蔬果汁跟白菜汁。但長期斷食導致她體重快速下降體力不支,沒多久就因病情惡化去世。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以「餓死癌細胞」做說明「人體中有很多種細胞,若採取一般的斷食法、減少日常飲食攝取量,可能還未餓到癌細胞,就讓正常細胞和免疫細胞先餓死了!」(註二)。癌症飲食要記得,盡量多攝取蛋白質類的食物例如雞肉、牛肉類食品。另外選擇新潮流的免疫療法,另外補充小分子活性多醣體等營養輔助食品,強化自身的免疫細胞,幫助減少化療的副作用。讓自己的身體能夠這場戰役裡,戰勝癌細胞。

步驟三: 保持好心情 勇敢對抗癌細胞!
2018年的日本國際研討會上Dr.Ryoichi Obitsu M.D.強調,癌症治療需要正常的癌症輔助飲食與化療治療外,更需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面對自己的疾病。「信念」是極具心力的,如果病人根據自己對癌症的認知,認為治療對他的疾病沒有多大效果,只能增加痛苦,身體反而會很快衰弱造成病情惡化。情緒對癌症的治療和康復具有非常突出的影響,而江坤俊醫師一直以來就是用正向、熱情的心鼓勵患者堅強的面對癌症,透過家人的支持與陪伴,配合專業的治療,其實癌症一點也不可怕!

註一:本文引用自江坤俊醫師著作書籍「寫給生命的情書」
註二:本文引用自健康醫療網文章 作者:曾文豪「斷食法、少吃能餓死癌細胞? 醫:少吃無法抗癌」
註二:本文引用自健康醫療網文章 作者:曾文豪「斷食法、少吃能餓死癌細胞? 醫:少吃無法抗癌」